杨浦区“美丽家园”的缔造者:陈颖,用匠心雕琢城市更新

元描述: 杨浦区城市更新的幕后英雄陈颖,带领团队完成“两旧一村”改造和“美丽家园”提质工作,用20年匠心雕琢城市更新,为杨浦老旧小区“面子”和“里子”同步焕新,让20余万户居民过上“新生活”。

引言: 陈颖,一名扎根杨浦20年的城市更新工作者,见证了杨浦老旧小区从“破败”到“焕新”的蜕变。她用专业、创新和匠心精神,带领团队攻坚克难,完成了“两旧一村”改造和“美丽家园”提质工作,为杨浦居民打造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。本文将深入探讨陈颖在杨浦城市更新中的贡献,揭示其背后的故事和经验,展现一名城市更新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。

城市更新的“匠心”:陈颖的20年奋斗史

“我出生、上学、工作、成家都在杨浦。如今开着车经过杨浦的大街小巷,我常常回想起小辰光这里原本的模样,对比如今已变得崭新的老小区,我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特别自豪,也更加坚定了为深爱的杨浦旧貌换新颜持续奋斗的信念。”陈颖这样说道,言语间流露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工作的热爱。

陈颖的城市更新之路始于2004年,从那时起,她就深度参与了杨浦区老旧房屋改造工作。20年的时间,她见证了杨浦从老工业城区和老居住区,逐步转型为现代化、宜居的城市。

“两旧一村”改造:攻坚克难,突破困境

2022年,“两旧一村”改造工作启动,陈颖团队迎来了新的挑战。作为杨浦区最后一个“小梁薄板项目”的负责人,她肩负着为居民解决居住难题的重任。

“两旧一村”改造项目中,陈颖团队面对着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的困境。比如,内江大板房两幢5层建筑,因为紧邻控江路道路红线,外部无法扩建,且因预制板结构不支持加层,只能先抽出80户条件最差的朝北户异地安置,才能完成改造。

面对难题,陈颖和同事们始终坚持“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”的理念,积极与居民沟通,了解他们的诉求。最终,他们将原本无法实现“一门关”的方案,改造成将两个原单元合二为一,退让出单元间的空间,既满足了“一门关”的要求,又成功配备电梯,获得了居民的认可。

“美丽家园”建设:从“面子”到“里子”的双重提升

在完成“两旧一村”改造的基础上,陈颖团队将目光转向了老旧小区的“美丽家园”建设,力求从“面子”到“里子”的双重提升。

“美丽家园”建设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改善,还注重软性治理的提升。陈颖团队根据小区实际条件和居民迫切诉求,统筹考虑停车、充电桩、安全、适老化改造等问题,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。

在军工路400弄1-19号等小区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工程中,陈颖团队发现,居民最集中的诉求是停车位不足。他们针对这一“痛点”需求,指导设计人员对有限空间合理规划,使小区车位翻了一番,并重新规划电瓶车停放点,提高了充电安全性,获得了居民的高度评价。

创新引领,打造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

陈颖始终坚持创新,将数字赋能应用于旧住房成套改造,开发投用“左邻右舍”app客户端、杨浦成套改造微信小程序,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居民参与度。

此外,她还创新形成复杂权属土地上宗地合并路径、产权户、非居户安置的可行路径,多环节并联推动机制,为杨浦城市更新项目探索出了更可持续的模式。

“美丽家园”的示范效应:让20余万户居民过上“新生活”

在陈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杨浦“美丽家园”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形成了辽源花苑、鞍山四村、军工路400弄、邯郸路50弄、明丰苑等示范典型。超过900万平方米老旧住房实现了逆生长,20余万户“老”居民过上了“新生活”。

结语: 陈颖用20年的时间,将城市更新的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,用匠心精神雕琢城市更新,为杨浦老旧小区带来了“面子”和“里子”的双重提升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,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改变建筑,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活,提升居民幸福感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杨浦区“两旧一村”改造面临哪些挑战?

A1: 杨浦区“两旧一村”改造项目大多位于老城区,房屋结构复杂,改造空间有限,且涉及居民利益诉求多元化,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
Q2:陈颖在“两旧一村”改造中如何解决居民诉求?

A2: 陈颖始终坚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积极与居民沟通,了解他们的需求,并将“诉求清单”转化为“项目清单”,确保改造方案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。

Q3:杨浦区“美丽家园”建设有何特点?

A3: 杨浦区“美丽家园”建设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改善,还注重软性治理的提升,将居民的需求纳入到改造方案中,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。

Q4:陈颖在城市更新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?

A4: 陈颖将数字赋能应用于旧住房成套改造,开发了“左邻右舍”app客户端和杨浦成套改造微信小程序,并创新形成复杂权属土地上宗地合并路径、产权户、非居户安置的可行路径,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居民参与度。

Q5:杨浦区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?

A5: 杨浦区城市更新工作已经形成了辽源花苑、鞍山四村、军工路400弄、邯郸路50弄、明丰苑等示范典型,超过900万平方米老旧住房实现了逆生长,20余万户“老”居民过上了“新生活”。

Q6:陈颖的城市更新经验对其他城市有何借鉴意义?

A6: 陈颖的城市更新经验体现了“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”的理念,强调创新和数字赋能,以及多方协作的重要性,为其他城市进行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。